当前位置:E融小说>历史军事>寒门第一权臣> 263、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263、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(1 / 2)

说完孙刺史起身再次行礼。</p>

李素起身谦逊回礼,小屁孩李治则在一旁幽幽叹气,似乎为自己没抢到这桩功劳而幽怨懊恼。</p>
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</p>

粮食的近忧已解决,可从长远来看,晋州这一整年的日子也不好过。</p>

闻讯而来的难民只会越来越多,粮食只会越吃越少,更何况李素一行即将启程赴晋阳,也要带走大半粮食。</p>

启行之前的几日,李素在晋州刺史府内安排善后。</p>

除了派人向长安奏报之外,还召集晋州官员训话。</p>

灾年里农耕没了指望,却也不能坐以待毙。</p>

脑子活络一些,眼光长远一些,终归要百姓们找条活路。</p>

晋州位于河东道,自古便属于关中平原!</p>

若非灾年,晋州的气候和土地都是非常怡人的。</p>

所以晋州境内特产已颇丰,比如鸭梨,松木,沉香,布绢等等,皆是上等!</p>

既然粮食种不成了,官府就必须发动城外百姓生产自救。</p>

采木,采梨,织布,不能真让这些百姓聚集城外吃睡而不劳作,久之亦生祸患。</p>

在李素的授意下,李治以晋王的身份,连同姑苏县候,晋州刺史等,联名向河东道以外尚未受灾的河南道,江南道等诸州县递发公函。</p>

以本地特产换取他们的粮食,形成一条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。</p>

一切安排妥当,李素和李治带领禁卫和军士,顺便带走了近五千石粮食。</p>

终于启程出城,开赴晋阳。</p>

出晋州城,城外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</p>

官吏和百姓都很忙,忙着上山采木,忙着搭建棚帐。</p>

现有的棚帐已足够晋州难民所用,只是李素和孙刺史等人一致认为。</p>

晋州城外放赈粮的消息很快会传出去,各方难民必然闻讯而来!</p>

那么现有的棚帐必然不够用,未来上万,甚至数万人住在一起。</p>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